ICS65.020.20
CCSB05
4415
汕尾 市地方 标 准
DB4415/T23—2023
油甘栽培 技 术 规 程
Technic a lspecific a t i o nforPhyllan t h u semblicacultivat i o n
2023-09-14发布 2023-10-08实施
汕尾市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4415/T23—2023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汕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汕尾市农业科学院、陆河县果田生态农业科技有
限公司、汕尾市鼎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陆河县日耀农夫油柑种植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赖多、周国昌、肖维强、邵雪花、秦健、庄庆礼、彭康宏、高国华、朱日耀、
李向荣、李舒适。
DB4415/T23—2023
2油甘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甘栽培技术规程的产地选择与规划、品种选择、定植、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
治和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汕尾市区域内油甘的生产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798复合微生物肥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地选择与规划
4.1产地环境
4.1.1气候条件
宜选择年平均温度21℃左右,绝对最低温度0℃以上,冬季无严重霜冻地区;年降雨量≥800mm,
阳光充足,年日照时数1300h~1500h。
4.1.2土壤条件
土层深度≥40cm,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红壤、赤红壤或沙壤土,土壤pH5.0~6.5。平地、山地
均可,山地宜选择坡度≤25°的缓坡地。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4.2产地规划
DB4415/T23—2023
34.2.1平地果园挖主排水沟,山地果园根据地形、地势修建水平梯田,梯面略向内倾斜(外高内低),
梯面宽度(大小)≥2.5m。
4.2.2排灌设施根据地形条件,完善排水和供水系统,视需要铺设滴灌系统。
4.2.3设置贯穿全园的道路系统,主干路能通行拖拉机或货车,与园外道路相连;支路与主干路衔接
并和果园小区相连;果园内还应设计人行耕作通道。
4.2.4配套设施根据生产规模,建设农资仓库、工具间、产品贮藏间、田间工作室等设施。
5品种选择
选择凤竹、柿饼、绿田油甘、上湖仙油甘、白玉油甘等优良品种(系)。
6定植
6.1定植时间
裸根苗春季或秋季均可定植,以3月中旬~5月初定植为宜。容器苗除高温季节均可定植。
6.2定植密度
每667m2种植35株~45株为宜。
6.3定植穴
定植穴直径约50cm、穴深约50cm。每穴施腐熟农家肥10.0kg~20.0kg或商品有机肥5.0kg~10.0
kg、复合肥1.0kg~1.5kg,基肥与表土混匀后回填,沉实后定植。
6.4苗木要求
品种纯正,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嫁接苗。
6.5定植方法
容器苗根部带土定植,裸根苗根部沾上黄泥浆或直接定植。定植深度以泥土盖过苗木根部1cm~2cm
为宜。定植时苗木要立正,小心回填碎土,轻轻压实,将植株周围泥土筑成圆形土墩,土墩高出地面15
cm~30cm,避免植后植株下沉;随后浇足定根水,树盘用草覆盖保湿。定植后30d~60d内,保持植
穴土壤湿润。
7施肥
7.1施肥原则
DB4415/T23—2023
4按NY/T496的规定执行。以有机肥为主,化肥适量施用,并配合灌溉以充分发挥肥效。
7.2肥料种类及质量
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后方可使用。微生物肥料中有效活菌数量必须符合NY/T798的规定。严禁使用
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污泥和城市垃圾等。
7.3施肥时间及施肥量
7.3.1幼年树施肥
采用薄肥勤施,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定植成活后开始追肥,在春梢、夏梢和秋梢抽发前
各施肥一次。植后第一年单株每次施尿素25.0g和三元复合肥(15-15-15)25.0g~50.0g,以后每年
增加50%至1倍的施肥量。
7.3.2结果树施肥
7.3.2.1土壤施肥
按平均单株产量50.0kg计,每株年施豆饼或花生麸1.0kg~2.0kg、有机肥5.0kg~7.5kg或生
物有机肥2.5kg~5.0kg、复合肥1.0kg~2.0kg。每年施肥3次:促梢保果肥在2月中下旬春梢萌发
前施用,以氮、钾肥为主,配合磷、钙肥;壮果促梢肥于6月中旬幼果开始膨大期施用,以钾肥、磷肥
为主,配施氮肥;采果复壮肥在采果后,以农家肥、豆饼、花生麸等有机肥为主。
7.3.2.2叶面施肥
在开花前和谢花后,分别喷施1次0.2%~0.3%硼酸活性钙+3000倍~5000倍0.01%芸苔素内酯+0.2%~
0.5%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开花坐果;于果实膨大期,喷施液体氨基酸有机肥2000倍液2次~3次,每次
间隔15d左右。
7.3.3施肥方法
复合肥等速效化肥淋施或雨后撒施、浅沟施。豆饼、有机肥等采用挖穴浅施,沿树冠滴水外沿处挖
穴20cm~30cm施肥沟,均匀施后回土并及时灌水。
8整形修剪
以培养低干、多主枝、分枝角度较大的开心型树冠为主。
8.1幼年树
2年~3年生幼年树生长时期,在主干高50cm~60cm处剪顶定干,再在主干上培养3条~4条主
枝;待主枝长至40cm~50cm时剪顶,培养4条~6条副主枝,选留枝条应四面错落伸展,分布合理。
8.2结果树
DB4415/T23—2023
58.2.1采用摘心和控梢方法,结果树树高应控制在300cm以下。树冠有效结果母枝长度,垂直方向控
制在250cm以内;水平方向控制在200cm以内。
8.2.2在采完果后,及时剪去断枝、枯枝、病枝、纤弱枝、低位下垂枝;短截衰退枝,疏删部分过密
枝;健壮有生长结果能力枝条尽量保留,避免短截,以免影响产量。
8.2.310年以上结果树,结果层逐年上移,树冠内部枝干上抽枝很少,趋向衰退,于春季在离地50cm~
100cm处对老枝条进行短截回缩,更新树冠。
9病虫害防治
9.1防治原则
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改善果园
生态环境,加强农业栽培管理为基础,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配合使用高效、
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化学防治应抓住病害初发期或害虫
低龄期用药,减少农药使用量。
9.2农业防治
加强果园肥水管理,注重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钾肥,防止偏施氮肥,增强树势,提高对病虫害的
抵抗力;合理整形修剪,及时清除病虫枝;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合理生草,保护害虫天敌;冬季清园,
把枯枝、病虫枝叶果等集中烧毁。
9.3物理防治
9.3.1使用灯光诱杀、黄色或蓝色粘虫板诱杀害虫。
9.3.2果园覆盖可降解地膜,防除杂草和地下害虫;或采用机械或人工除草。
9.3.3在冬季,刮干净树上自然剥裂的树皮,集中烧毁,然后用石灰水或石硫合剂涂刷树干。
9.4生物防治
9.4.1保护、利用天敌,果园周围和行间合理种植蜜源植物,以创造有利于天敌繁衍的生态环境,保
护瓢虫、捕食螨等天敌;放养害虫天敌。
9.4.2使用生物农药和昆虫生长调节剂等。
9.5化学防治
推荐使用生物源、矿物源农药以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的规定,
严格掌握施用剂量、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按照农药说明书中的规定进行使用,不得随意加大剂量和
浓度。具体防治方法见附表A1.1。
DB4415/T23—2023
610采收
10.1一般在9月~12月采收,无霜冻年份可留树保鲜,在12月~翌年3月采收。
10.2应做到足熟采收,采用分批、分期采摘。
10.3选择无风晴天,宜在清晨或傍晚采收。避免在阴雨、大雾、天气过热及中午时间采收。
10.4采果时带手套采摘,轻采轻放,不能用竹竿或木棍敲打,避免果实机械损伤或枝条折断,影响果
实耐贮及抗病性。
DB4415-T 23-2023 油甘栽培技术规程 汕尾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11-16 22:07:24上传分享